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原图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周桂莲摄
歌舞团团员们在香港海洋公园观看海豚表演
1979年12月下旬至1980年1月上旬甘肃省歌舞团在香港演出。
1980年 张生贵摄
甘肃省服装鞋帽研究所利用自己的办公室,办起了一所服装皮鞋专业技术学校,为待业青年创造就业条件,由该研究室的老师傅和技术人员当义务教员。
1980年 张生贵摄
临洮县皮毛厂利用当地盛产的牲畜毛鬃,扩大加工出口产品,上半年就收入外汇41万元,并安置了一百多名待业青年进厂参加生产。
1980年 张生贵摄
秦安县利用本地资源扶植社员发展草编生产,1979年全县25个公社草编收入达85万元。
1980年 张新民摄
平凉县南关什字小吃部实行老厨师挂牌营业,每天的营业额由80元增加到150元。
1980年 张生贵摄
岷县药材公司收购连续14年完成国家计划,上交利润1600多万元,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外贸出口做出了贡献,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1980年 敏钟杰摄
岷县当归研究所所长李林(右)和技术员刘佛珍(左)正在进行当归产品考核。素称当归之乡的岷县,每年出口百万斤。
大河家公社四堡子大队女社员在摘水果 1980年 敏钟杰摄
保安族水电技术员马世仁被选拔为自治县水电局副局长
甘肃省新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有利于地区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980年 敏钟杰摄
广河县采用差额选举的办法,进行县级直接选举。
1980年 张生贵摄
科技人员施及人
民勤治沙试验站治沙科技人员和职工20年来的艰苦劳动,在原来沙包连绵的荒漠上建立了一万多亩的防沙造林试验基地,为建设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提供了经验。
1980年 敏钟杰摄
兰州市公共交通公司第二车队回族电车女司机张玉兰(右)从1960年到现在安全行车70万公里。张玉兰是甘肃省第一批电车女司机。
1980年 张生贵摄
庆阳县温泉公社泥塑老艺人何占鳌技艺精湛,六十年代初曾被特邀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
1980年 敏钟杰摄
全国“三八”红旗手、临夏县八坊地毯厂工人马索非牙,勤学苦练织毯技术,她织的地毯合格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达到了免验水平。
1980年 敏钟杰摄
全国劳动模范、兰州棉纺织厂准备车间穿筘工杜亚莉(前),不仅自己创优质夺高产,还认真帮助青年工人提高技术水平。
1980年 敏钟杰摄
一批越剧演员由上海重返甘肃,重建兰州越剧团。兰州越剧团的前身是上海青光越剧团,1956年支援大西北调到甘肃。
